为了解 现时模具操作所面对的问题,以及深 入探讨不同公司及工业所采用的良好作业模式,香港生 产力促进局于早前访问了143间公司,并对其中7家模范 企业的良好作业模式作出了深入的研究及探讨,收集了 他们对模具良好作业管理方面的意见。调查结果在2月东莞举行“第十八届连紧工业。国际模具展”期间的研讨会上公布,本文就 此课题作出了深入的分析及全面的介绍。
模具管理存在的问题
模具是五金、塑胶、模具制 造业一项重要的企业财产,它直接影响产品品质、交货期,并间接 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由 此带来的市场竞争能力。香港生 产力促进局资讯科技业发展部高级顾问范思乐小姐指出,目前大 部份企业的管理层对于自动化模具管理理念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重视程度不够。
然而,由于目 前制造行业内模具系统的操作过程大多由人工去控制,而未有 完善的管理系统加以配合,以致企 业难以估计模具制造需要的时间及成本,难以察 觉因模具设计带来的品质问题,不能准 确统计模具制造工序的实际成本及生产效率,未能及 时跟进模具维修及认识其使用状态,不能预 计模具的使用寿命等问题。另外,由于模 具作业管理的不善,使企业在寻找、维护模 具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及资源,并因而 导致了企业成本增加、生产期延等现象出现。
模具管理的内容
据范思乐介绍,一般模 具的开发及使用流程大致可分为成本控制、进度追踪、使用历史记录管理等。其中,成本控 制则主要包括模具生产前在管理层、设计、工模等 方面的成本控制。它需要 快捷方便地统计出每套模具实际所需要快捷方便地统计出每套模具实际所需材料国。各种工艺成本,以及外发加工成本,并将它汇总统计出来,以明确的方式显示。
进度追 踪管理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管理层、设计及 工模等方面的跟踪管理。这需要 计划工序的起工时间及完成时间,监察及管理每套模具、每个工 序最新的完成进度、工作效率,在遇到“危机”时,及时作出适对策,及早调节交办期,而不需 要等到极端的情况下才提出“救亡”的讯息。
模具使 用历史记录管理则指模具生产出来,在管理层、货库及 维修等方面所作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 将讯息交由中央处理及储存,以方便各部门运用,并通过 资料搜集做讯息的分享,而如果 专案能有系统地进行记录,员工便 可借着以往的记录来改善模具的设计技巧。
改善模具管理的建议
模具的 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部分,即模具开发、模具使用及模具维修,因此,对模具的有效管理,范思乐指出,可以从流程着手,改善每 个部分的管理问题。
首先,在模具开发方面,需要成 立模具开发小组,委派专案经理、联络人 全程监察开发的进程。召开模具开发会议,讨论产品特性、钢材种类、模具寿命、精度要求、机械规格、成品形 状对模具的影响、评估开发时间先等﹔通过以 上这些管理手段,企业不 仅可以获得更准确的评估,亦能在 互相交流中培训新员工﹔同时,企业更 要监测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形。如使用专案监控工具,预计及 计算实际进度时间表,并将专 案的实际进度兴计划进度对比较,纠正任 何偏离计划的错误,及时作 出适当的反应分组分科生产,如使用 不同师父负责线切割,深孔加工、车床、抛光、热处理等,这样不 仅较易培养技术员工,亦不必 依赖某一两位技术全面的人材,使人材 流失的损失减少。但在这一过程中,工序的指示必须标准、清晰。另外,面对短 订货交货时间的限制,亦可以 将一些任务外判,以便公 司能集中资源用于其核心工作。
其次,在模具的使用方面,要注意提取、装模试模、制造、回收当 中常遇到的困难,如找不 到模子或模子已损坏不能使用﹔装模试 模后发现模具需要维修﹔制造时 没有留意模具寿命已过,从而影响了产品质量﹔使用完 的模具没有记录其状态,导致日 后再使用时延误了生产期限等。对于这些问题,范思乐提醒,要记录 模具每次的使用状况及资料,因为,记录模 具的冲压次数对评估模具的寿命有很大帮助。同时,实践定 期或定额维护处理,看状况 决定是否需要维修,提供模 具已经使用资料,让客户 评估模具对产品质素的影响,决定是 否需要建新模具。另外,要统一 模具进出仓库听管理,借还模 具需要有专人负责,一切进出均作记录、签收等。
最后,在模具的维修方面,对每个 模具均作独立的记录,模具还 要有独立的文件夹(真实或电子的档夹),记录所 有曾做出的改动和状态,例如模具的寿命、模具的状态,包括异常损耗的情形﹔还要将 模具进行清晰的分类,如五金、压铸、塑胶等。此外,还要制 定一个检修计划,对模具 进行定期的维护管理,从而降低损坏的危险,并能减低维修的费用。
模具管理的成功要素
在介绍 了上分层次的模具管理经验外,范思乐更指出,使用合适的模具编号,使用适 当及授权的模具提取及交还方式,把经常 使用的模具入在较易提取的地方,套装模 具应尽量放在一处等,都是良 好的模具管理方法。而使用 良好的咨询科技系统亦是企业在管理模具方面有的益尝试。据范思乐介绍,咨询科 技系统能全面记录模具的资料,迅速查找资料﹔它设有借用/归还功能,帮助公 司执行对模具收交的管理﹔详尽记 录模具每次使用的状况,方便跟进,免除因 清楚模具的状况而引起的延误﹔模具历 史资源有助于管理层分析模具的损耗原因,从而改 善模具的设计水准,减低模 具因损耗而增高的成本﹔而即使员工流失,公司仍 能掌握各模具的存放位置。
总括而言,范思乐认为,模具管 理成功的秘诀在于:管理层 大力支持模具的管理,并做适当的人事调配,模具资料必须电脑化,严格执行模具交收,模具使 用及维修必须作历史记录,模具仓 库位置必须作历史记录,模具仓 库位置必须有系统地安排及编码。另外,还要抽验模具的状况、位置等 资料是否得到如实的记载。
(以上资料由 君盛模具 整理)